發揮我們的特色

各位親愛的會友:

2007年本會繼續一貫的信念,從事雲南的助孤扶貧工作。我們的資源很少,與一些大機構不能相比。但我們有我們的特色﹕第一、我們的主要對象是別的慈善機構沒有涉及的,或是極為偏遠的山區,譬如靠近中緬邊界的德宏;或是被社會遺忘、歧視的人群,譬如麻瘋村的村民、戒毒所的成員。第二、我們行政費用極低,而且一直由指定捐款支付。十幾年來,普通的捐款都能百分之百用在受助的對象身上。第三、我們對資助經費的使用,事後一定繼續追蹤核實,確保沒有被挪用或浪費掉。

今年上半年,我們捐贈了價值982503元人民幣的教學設備給十幾個學校,資助了900名孤兒和特困生。詳細情況請看我們的工作報告助孤扶貧

我們在雲南的資助面愈來愈大,需要一個瞭解我們的工作,認同我們的理念的組織在當地協助我們,以彌補義工力所不及之處。所以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委託《省僑聯》作為我們的代理機構。請看僑聯的介紹。

我們的努力,除了得到受助者的衷心感激,也吸引了一些其他機構,與我們合作。《僑聯》就是一個例子。《美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也與我們合作多年,今年暑假又去昆明舉辦了夏令營。

在舊金山註冊的《華僑基金會》負責人葉守璋先生,看了媽媽聯誼會的光碟資料,很驚訝德宏州愛滋村的落後,這次派了該會駐上海的代表季卉小姐到昆明與張會長一行會合,參加了德宏州段的行程。最後選擇了隴川縣的101名高中孤兒及特困生給予資助。聽了季卉的考察報告後,葉先生約張會長下次到上海共同商討進一步的合作。我們很高興能幫德宏引進更多的幫助,季卉雖只二十多歲卻很敬業,今後我們與華僑基金會在這一地區的工作可互相照顧,更能事半功倍。

10月中旬我們將有一項醫療考察活動: 姜桓醫師夫婦發心,想為我們資助的孤兒注射疫苗,組織醫師輪流去義診。張會長建議姜醫師先去考察,與當地衛生局、公安局等有關單位先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再針對他們需要的疫苗或藥品來提供幫助。張會長接到一位會友的電話,她女兒醫學院畢業希望能到偏遠地區去實習,正好可與姜醫師夫婦同行。若有其他會友願參加此醫療交流計劃的,請在八月底以前與張會長聯繫(609-655-4742)以便安排。

感謝各位會友給我們的支持,張會長也特別附言謝謝會友對她身體的關心,張會長這次去雲南,《南方周末》記者傅劍峰採訪她時,她正巧因脊椎易位,行動困難,有些會友看到美國《多維時報》的轉載中,「張春華這個連走路都顫巍巍的美國老太——」的句子,很擔心來電話詢問。張會長已沒事了,請大家放心,並請上了年紀的會友要注意姿勢,因姿勢不對很容易脊椎易位。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並請繼續牽引扶持山區的孩子們,給他們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