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孤兒與小孤兒的心靈交流

張春華給孤兒學生的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

因為張媽媽臨時有重要的事要趕回美國,來不及跟大家道別。雖然我們相隔萬里,可是張媽媽對你們的牽掛仍是日日繫心的。回來後,聽說有小朋友私自離開學校,有小朋友打架受傷,多危險呀!孩子們,母親在生每一個孩子時都面臨著生命危險,可是基於母親對孩子有著一份無法割捨的偉大母愛,所以不顧自己的安危生下我們,我們應該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才不辜負母親的生育之苦養育之恩,你們要是淘氣受傷或是天冷不加穿衣服襪子而生病了,你們去世的父母在天上也會著急傷心的。

你們都是懂事的孩子,也向張媽媽保證過要守校規,張媽媽相信你們會盡力做到,以後不要再打架了,好嗎?離開你們熟悉的生活環境會想念平日照顧你們的爺爺奶奶,你們可以寫信請爺爺奶奶到學校看你們。如果不願留在學校,可以告訴段老師轉告王媽媽通知瀘西民政局的領導來辦退校手續接你們回去。私自離校如果出了意外,不但會讓爺爺奶奶悲痛傷心,而且也違背了媽媽聯誼會幫助貧困地區孤兒改善生活及學習環境的初衷。如果你們不想上學,我們是不能勉強的,可以把機會給希望進學校唸書的孩子。

聽說有大孩子受到排擠,這事我們已向教育局反映調查。孩子們,你們要記住,這不是壞事,人一生中會遇到許多挫折,每次的挫折都是鍛鍊我們心志的機會,對於排擠我們的人不但不能生怨恨心反而要感激,更不要自艾自憐爭取同情,要告訴自已「人家排擠我我會難過,我對別人絕對不可以有這種行為,我一定要力爭上游,用好成績好表現讓老師同學以我為榮。」如果你們能通過每次所受到的排擠用這種心態來激勵自己,那麼,每次的排擠就給你們增加一次面對挫折的免疫力。唯有通過磨難歷練的人才能培養出堅強的毅力。

孩子們,那些一直受父母保護缺少這種磨練,遇到挫折就放棄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是沒有辦法跟你們競爭的。張媽媽從小受到的各種排擠是你們難以想像的,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自我鼓勵,所以張媽媽在中國的助孤工作雖然遭遇許多困難,換了別的人是不會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可是,為了呼籲中國教育當局與社會對孤兒教育的重視,張媽媽還是排除萬難堅持下去。

孩子們,推動我的這股毅力就是我自小一次次所受的排擠磨練出來的,所以對所有排擠我的人,我只有感激沒有怨恨。孩子們,你們的爺爺奶奶不論在經濟或體力上都無法成為你們的依靠,你們跌倒了只有自已站起來,不要哭訴期待別人來扶你,這樣你們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敬佩,懂嗎? 孩子們,社會對「孤兒」二字的評價完全取決於孤兒自己的表現。張媽媽小時也是在孤兒院中長大,我還沒有你們幸運,我連爺爺奶奶都沒有,可是今天我對社會的回饋讓人家由我身上看到「孤兒」這兩個字不是一個受人憐憫同情的名詞,而是受人尊敬,是自重、光榮與驕傲的代表。

孩子們,你們都比張媽媽小時候聰明,一定能比張媽媽做得更好,張媽媽用自己的成長心路歷程來鼓勵你們,媽媽聯誼會的爸爸媽媽們也都在替你們打氣加油!好好努力!

張媽媽